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 >  >> 
赏民间“活化石”感受千百年的传承
来源: 山西晚报      时间:2023-08-11 11:00:27


(相关资料图)

“这个作品是窑变木叶盏,我给它起名‘一叶知秋’,经过特殊的工艺,让它变成了艺术品,让它有了生命,它所展现的内涵就成了‘一叶知秋’,它的美将传承千秋万代……”8月8日,在阳泉市平定县西白岸村的国家级非遗平定刻花瓷技艺保护单位、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张文亮的工作室,张文亮向山西晚报记者展示了他的云水瓷作品,并带领记者参观了由他创建的非遗博物馆,“我创建这个博物馆,旨在梳理平定陶瓷自早商以来三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  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寻访了平定县的多个非遗项目,感受来自古州平定这方热土的“根”与“魂”。  古州平定的“非遗之光”非遗来自民间,穿梭古今时光,连缀千年文明,每一项非遗都有深深的民族烙印。古州平定在漫长的岁月中,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熠熠生辉的非物质文化瑰宝。  截至目前,平定县非遗项目共有国家级4项、省级21项、市级43项、县级113项,内容涵盖非遗十大类别。非遗项目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平定县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9名、市级49名、县级73名。  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公布,平定县也正式开启了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当年,平定县的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和武迓鼓率先入选山西省第一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武迓鼓又拿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金字招牌。  自2009年始,平定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了解到在平定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文学、戏剧、手工技艺、医药、民俗等多个种类。  经过细致筛选、申报,2014年,平定县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和砂器制作技艺同登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20年,娘子关跑马排春节习俗喜登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下董寨村成功入选全国首批非遗村寨;2022年,平定刻花瓷入选省十大非遗保护实践优秀案例;今年,平定冠山连翘茶制作技艺体验基地入选第一批省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  在此期间,平定县多次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活动,助推非遗“热起来”:经常安排剪纸、面塑、葫芦烙画、泥塑等非遗传承人登台“秀”绝活;举办武迓鼓、皇纲、龙灯舞等非遗展演;每年元宵节期间,娘子关下董寨村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跑马排总会如期上演,引得新华社进行全球直播。与此同时,平定县还创新非遗保护基地,助推非遗“火起来”:截至目前,该县已创建非遗博物馆2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县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个、县级非遗传承基地6个。  此外,平定县还推出非遗公益培训,助力非遗“传起来”、线上“非遗大讲堂”“开起来”、线下非遗技能培训“搞起来”。同时,力邀非遗“大咖”参与进来,砂器、紫砂、泥塑、葫芦烙画、武迓鼓、龙灯舞等各种非遗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非遗传承“星火”遍及四面八方。  平定县的跑马排、武迓鼓、砂器、紫砂、黄瓜干、三八席等非遗项目,更是多次登上各大新闻媒体,让平定县的“非遗之光”闪耀国内外。  “非遗之花”竞相绽放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古州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承千年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粒粒沧海遗珠,散落在群山万壑间、宽街窄巷里。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迓鼓在石门口乡西郊村流传久远,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西郊小学因势利导,成立了武迓鼓社团,开展特色教育。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制作服装,演练阵法。武迓鼓老艺人郝崇俭也受邀来上课,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原汁原味的非遗技艺,也体验到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  张庄村武社火是省级非遗项目。为将中华武术精神和传统非遗传承下去,从2018年开始,武术课作为一门特色教育课走进张庄小学,由市级张庄武社火代表性传承人郭景海任教。孩子们觉得学武术又好玩又健身,都特别喜欢。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多年前,移穰村龙灯舞非遗传承人李成聚担心这一技艺失传,就把整个龙灯舞的资料整理记录下来,还将其编纂成移穰示范小学校本教材,学校专门开设课程,女生敲鼓,男生舞龙,很是热闹。移穰示范小学因此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今年48岁的非遗传承人宋丽丽有“三晋巧手”之称。作为冠山镇宋家庄小学的剪纸老师,她寓教于乐,将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在全校推广,让孩子们从小便爱上剪纸这一非遗项目。  平定传统布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霞,今年将自己的布艺和刺绣技艺课程搬到网上,通过“线下+线上”的模式,让培训“不打烊”,教出一大批“绣娘”。  除此之外,葫芦烙画、踩高跷、抖空竹等非遗项目也在平定县各个领域竞相绽放……通过众多非遗传承人的持续接力,非遗传统文化的种子也被播种到更多人的心田。  非遗“跨界联姻”一路薪火相传在平定县,许多非遗传承人用各自的方式,坚持着、传承着、创新着、发展着,在古州大地奏响了传承非遗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最强音。然而伴随时代更迭,承载千百年历史的许多非遗保护项目渐渐“人去技亡”,濒临失传。如何把老祖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成为一个难题。  为此,近年来,平定县通过积极搭建平台,组织非遗传承人进行各种交流、研习、培训,助推传承人开阔眼界,提高技艺,增强创新意识,通过加载“新”形式,让非遗在活态传承中得以有效保护。  传统戏剧中佩戴的盔帽有的主体是毛头纸,不够平展挺阔;有的盔帽绒球是毛线,色泽不够鲜艳,造型不易打理……非遗传承人董涛山便大胆革新,将毛头纸换成牛皮纸,将毛线球改用蚕丝球,使盔帽既美观漂亮、结实耐用又宜于佩戴和保存。  张文亮、张宏亮、张维亮三兄弟,是平定非遗传承人的代表。他们从小跟随父亲张聪在烟熏火燎的烧瓷氛围中长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兄弟三人坚持在原材料、工艺、外形、装饰、配方等方面开拓创新,最终分别在黑釉刻花陶瓷、砂器和养生瓷制作上取得骄人成绩,成长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文亮不仅将刻花瓷与木叶陶艺等制作工艺相结合,而且借鉴窑变艺术釉的制作技艺,使刻花瓷在装饰技艺上更具魅力,并成功研发出了“云水瓷”;张宏亮不仅复原了失传已久的“薄胎壶”烧制工艺,还研发出7个系列1000余个砂器品种,并研发出无幅射釉彩喷砂工艺,填补了平定砂器从无釉彩的空白;张维亮耗时3年,研发出窑变釉制作技艺,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还成功烧制出具有北方特色的高品质青瓷,填补了阳泉市陶瓷工艺的一项空白。张文亮和张宏亮还分别创建了“平定刻花瓷非遗博物馆”和“平定砂器博物馆”,吸引了社会各界前去研学。  刻花瓷与剪纸结合,剪纸与服装设计融合,砂器与刻花瓷交融,紫砂器配上了珐琅彩,连翘茶装进了砂器罐……如此种种,不胜枚举。非遗传承人之间取长补短,抱团共舞,各种技艺相互交流,人们欣喜地看到了不同非遗项目的“跨界联姻”,看到了平定非遗传承人在各自非遗传承项目中的深耕厚植。  老手艺、老传统迈上“新旅程”近几年,平定县积极引导非遗传承人了解市场,通过“非遗+”的方式,以“新”方式推动“老”传统,以“新”消费带动“老”手艺,助力非遗文化更紧密地连接与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文化因时而变、向新而行。  “非遗+旅游”。国家级非遗项目武迓鼓通过不断创新,多次受邀远赴各地景区展演,成为平定县对外宣传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下董寨村跑马排演出,每次吸引成千上万名观众现场观看;朝阳堡打铁火队伍不仅在平定县打出了名气,而且多次受邀到外地表演。  “非遗+研学”。平定县刻花瓷博物馆、砂器博物馆与各大院校紧密合作,建立实习与实践教学基地,吸引了全国各地及省市县众多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去参观、研学;首批省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之一——冠山连翘茶制作技艺体验基地,现已开设采茶、炒茶、做茶饼等多种体验项目……  “非遗+餐饮”。随着食材、佐料、调味品的日渐丰富,平定县“三八席”也与时俱进。但凡有新食材,都会被应用到“三八席”烹制中。如今的“三八席”除了平定过油肉、粉条豆腐丝等这些家常菜,大到海参、鱼翅,小至特色甜点,也随着食客的需求出现在“三八席”中。娘子关“泉鱼宴”是用泉水烹制,成为娘子关的特色文化品牌,入选全省十大非遗旅游线路“长城边塞非遗之旅”优选项目。  “非遗+文创”。平定县许多非遗传承人把握市场脉搏,推动了非遗产品的升级改造:韩建华、宋丽丽、冯雪梅等剪纸非遗传承人结合市场需求,将剪纸作品或装裱、或镶框、或贴到扇面、或制成挂件;娘子关传统石画非遗传承人段计英将石头画与根艺有机“嫁接”;非遗传承人王霞除了制作布老虎、肚兜等传统布艺外,还推出了茶杯垫、毛衣链、手机挂件等布艺刺绣小件……  “非遗+互联网”。平定县积极打造冠山砂陶e镇,建设服务砂陶产业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引进电子商务企业,打造直播基地,推进电子商务与砂陶产业结合;盔帽非遗制作传承人董涛山通过抖音、快手直播,引发大家对这一传统技艺的关注,提高了知名度,提升了产品销量;杨家沟豆腐、连翘茶、剪纸等非遗项目传承人,也借助互联网实现精准连接与火爆“出圈”。  通过“非遗+”,平定县古老非遗与现实生活建立起新的连接,让刻花瓷、砂器、紫砂、辣椒酱、葫芦烙画等非遗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活态传承,弦歌不辍。经过一代又一代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者的执着探索,经过一位又一位非遗传承人的守正创新,从时光深处走来的平定县古老非遗文化,正不断抖落岁月的尘埃,精神抖擞融入新时代。

山西晚报记者 温丽芳 通讯员 苏玲玲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平定武迓鼓。  2.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移穰村龙灯舞。  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

图片由平定县新闻中心提供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