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 >  >> 
学费上涨,工作难找,大学性价比越来越低了吗?
来源: 社会观察      时间:2023-08-13 10:46:34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资料图)

文|邢海洋

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学子们整理行装,就要踏入校门。学费涨了,还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比如上海普通类专业有6500、7000和7700元几个档次,艺术类13000元,中外合作办学25000和3万元等。总体上,去年平均学费标准是5420元/学年,今年是7215元/学年,涨了1/3。

2014年前后,大学学费曾有过一轮涨价,如今是第二轮,自2020年起,河南、辽宁、安徽、陕西等多地宣布上调高校本专科学费价格。今年宣布调价的有四川、吉林、上海、山东等省市,上涨幅度多在20%-40%之间,大多超过5000元,上涨至5000元-7000元,个别理工科专业涨幅高达54%。

尽管今年7月CPI的数据已是负数,但围绕生活服务的物价还是在涨,大学学费涨三成,但基数低,还没有构成家庭很大的负担。关键是,读大学的性价比没有过去那么高了,当千军万马仍在拥挤过独木桥的时候,家长和孩子是否该考虑一下,四年的本科,三年的研究生,换来的可能是快递员的职位,这样做还值得吗?

《小欢喜》剧照

刷短视频,经常刷到考研导师张雪峰的连线,张老师有时候抓耳挠腮,有时候激昂诘问,还有时候一边吃零食,一边摇头晃脑,看得出他真是为咨询者着急。而我,大部分时间都很难过,替那些把张老师当成神,来讨要灵丹妙药的父母们和学子们难过。谁能想到,读个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能如此为难,如此纠结?

有个女孩说,她天生就是个听话的女孩,喜爱历史,想当历史老师,不知道去读历史专业有没有职业前景?我心里暗忖,现在的历史教学可不是背年代表的时代了,想读硕士博士再当老师,没点批判性思维,拿不出新颖的学术成果,怎么行?

有一位学书法的,进了大学后迷茫了,艺术类转不了专业,考不了公,未来中小学会普及书法课吗?张老师给出的建议是,找个好上岸的地方,云南或贵州,读法硕,考律师。说得我一阵心惊胆战,法考是所有考试里最难的,通过率只有17%,学书法的女生会不会豪掷了青春,换来的却是鸡飞蛋打?

《何以笙箫默》剧照

有一位31岁的小伙子,跳进了化工的“天坑”,换了好几次工作了,还是“坑”,31岁想转计算机了。张老师还是耐心的给他指点了两所拥有博士点,又不那么热门的学校。隔着屏幕,我难过得要命,31岁,考上研究生也得32岁了,再学三年,正好到了35岁的程序员再就业门槛。

这么浅显的道理,学化工的小伙子,张老师,还有刷着短视频的观众,谁不知道呢?

化工是天坑,这位小伙子分享了他的一个见闻,一位985毕业的同事,现在还是个操作工,工资4000元。拿着微薄的收入,偶尔还有不明气体飘过厂房,三班倒。

现在的年轻人是拿不出老一辈人那种认命的态度了。可转行到别处就有更好的前景了?生化环材四天坑,有人说扎扎实实去做,还是会迎来机会的,比如材料,未来的高科技将是新材料的革命,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时间长了,总会有几位顶级大佬脱颖而出。可那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的幸运,又会落在谁的头上呢?还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于是,男生争当程序员,女生考公考教编成了职场单项选择的主流。

《程序员那么可爱》剧照

可所谓的“金饭碗”程序员,难道不面对着愈发艰难的职业前景——大厂在减员,校招已经滑坡了,比如阿里巴巴组织架构调整后,单季度就减少了6500人,加上此前大刀阔斧的裁员,一年半员工数量就少了三万,超过员工总数的一成了。

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程序员又面临着人工智能,Chat GPT的迎头一击。今年勉强还没有卷到头上,不意味着四年毕业后机器编程不会彻底自动化;勉强找到了工作,不意味着干几年以后,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你。硅基生命的进化速度是指数型的,我们人类的知识积累却是线性的,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面临着重新洗牌,也只有基于生物本性的,人与人相互提供服务的行业或许能繁荣起来。可惜大学里的课程设置,还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逻辑。

我们的大学学科设置是为世界工厂准备的,目标是培养千千万万个工程师,可如今,外贸在萎缩,工程师的职业前景正遭遇人工智能的挑战。重理轻文的社会氛围却在既往的思维惯性下,轰隆向前。这一代年轻人真是太难了,哲学家也预测不到的未来就要来了,一群懵懂无知的年轻人,从小死记硬背的,刷题刷出的学霸们,面对的是硅基智能的“硬刚”。知识就是力量,家长和学子们坚信着读书能够改变命运,重点在“读”,而不是思考,这或许就是传统教育需要缴纳的最大一笔学费了。

《机械姬》剧照

教育已经过了能改变命运的好时候,甚至连性价比都在下降。《华尔街日报》公布一项民意调查,56%的美国人认为学位不再值得花时间和金钱。

富裕国家的毕业生收入激增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获得学士学位的人和没有获得学士学位的人之间的工资差距,也被称为“大学工资溢价”那时候开始飙升。可最近,工资溢价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开始下降。而在收取学位费用的地方,成本已经上升。在美国,按实际价值计算,学士学位学生平均每年支付的自付费用从 1970 年代的 2300 美元增加到 2018 年的约 8000 美元。据评估,美国学士学位的典型回报率约为14%。2000 年代初期则为16%。

我们的情况比之更甚,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朱民表示,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大专毕业生,大专毕业生就业率低于中专和高中。我没有查到有关数据,但从感性上还是相信这位学者的判断,书读多了,就业范围反而窄了。

今年大学的就业前景再明白不过地摆在眼前了,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家长学生热衷于高考移民,张雪峰老师还在鼓舞着大家去学计算机呢?我很认真的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换了我,似乎也只有一条道上走到黑,我们儒家文化浸染中的人们,很难摆脱努力就有回报的信念,未来太过模糊,于是唯有先卷起来。

《二十不惑》剧照

这让人想起了“内卷”这个词汇的由来,1963年一位美国学者利福德·吉尔茨在研究印尼爪哇的水稻种植时发现,爪哇农民由于人口压力,不断增加水稻种植中的劳动投入,希望获得较高的粮食产量,但劳动的超密集投入并未带来产出的成比例增长。这就是内卷,或者叫“过密化”。爪哇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福建省的面积,却居住有1.2亿人口,每平方公里近千人的人口密度。

可话说回来,生存环境再严酷,也不意味着非“卷”不可,人类的聪明才智总会找寻到收益大于投入的路径。对于读大学的和正在备考的学子们,更多的思考,更少的死记硬背,才是拥抱服务型社会的破茧之道。对于迷茫中咨询张雪峰老师的学子们,我真心地祝福他们,睁眼向洋看世界,靠换专业,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或得不偿失。

排版:城子/审核:然宁

标签:

上一篇:北京最好吃的馆子?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